昨天說到美國極右民兵組織「布加洛男孩」,以夏威夷恤(Hawaiian Shirt或Aloha Shirt)為穿着標記。今天想分享一下夏威夷恤,及從檀香山走出了兩位中美領導人的舊事。自日本明治維新後,日本工業化,脫離封閉島國,亦有向外擴張意圖,政府鼓勵國民到海外尋找機會,一些人漂洋去了同為島國的夏威夷。
第一批日本人移民大多在蔗田從事農耕。從家鄉帶去的和服長時間穿着變得破舊,有人開始將舊衫剪爛,加上碎布料造成衣服。他們沒有想到這種改造後印有日式花紋的襯衣,日後成為了時尚一部分。
日本面料西式剪裁 夏威夷恤面世
20世紀初,這些移民逐漸轉行不務農,部分去到夏威夷首府,名字解作「屏蔽之灣」的火奴魯魯(City of Honolulu),也就是中國人說的檀香山,開設裁縫及衣飾店。隨着海空交通發達,更多遊客湧入夏威夷,因為天氣較熱,遊客會在當地買休閒輕快衣服穿着,日籍裁縫開始設計適合在島上穿着,又具有鮮明特色的服裝。
他們使用傳統日本風格紋樣面料,按照西式短袖剪裁的樣式造衫,既有日本農場工人的傳統工作服開衫領,又有中國人帶去的絲綢和彩染技術,汲取各家之長,夏威夷恤於是面世。
如今在日本,夏威夷恤通常叫Hawaiian Shirt,不叫Aloha Shirt。據說最早生產的是1930年初,檀香山一家日系服裝店Musashi Shyoden。後來,來自中國的Ellery Chun開設成衣店,註冊了「Aloha Shirt」商標,之後一段時間獨佔「Aloha Shirt」名字權,所以日本人之間一直習慣沿用Hawaiian Shirt叫法。
夏威夷恤受廣泛注目,還得靠駐夏威夷的美國大兵。在二戰結束後,部署在南太平洋的大兵們陸續返回美國,把夏威夷花襯衫作為紀念品帶回家。1959年,夏威夷成為美國第50個州,各國遊客蜂擁而至,帶着襯衫回國送禮,夏威夷恤從此走向世界。當年荷里活電影中也常見,貓王皮禮士利在1961年電影《Blue Hawaii》(藍色夏威夷),穿上夏威夷恤,在威基基海灘上唱起民謠。80年代,電視連續劇《Magnum, P.I。》(夏威夷神探)的熱播,令夏威夷恤又火了一把。
說到夏威夷,不能不提檀香山。19世紀盛產檀香木,而且大量運到中國,所以華人世界稱呼當地為檀香山,但今天去不會有當地檀香產品,檀木已經因過度砍伐消失。檀木消失,一段中國人的歷史就被保留紀念。
據記載,第一批到夏威夷的中國移民是1852年抵達的契約勞工,受僱於種植園主砍伐甘蔗。合同結束後部分勞工留下,成為第一批中國移民。早期到夏威夷的中國人,最廣為人知的當屬孫中山。1894年,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,提出了推翻滿清政府。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成立興中會總部,是後來的事。
在美國寫下歷史,是第一位黑人總統的奧巴馬,亦和檀香山結緣。他1961年在檀香山出生,逗留至6歲,到了1970年代,奧巴馬再度回到檀香山,就讀普納荷學校(Punahou School),直至12年級畢業。
孫中山奧巴馬 檀香山校園留足印
翻看檀香山華人歷史,孫中山曾多次到當地。第一次踏足檀香山在1878年,12歲的他隨母親到檀香山,和已在當地生活、年長逾10歲的哥哥孫眉團聚。他獲哥哥供學費,在意奧蘭尼學校(Iolani School)讀了3年。該校乃聖公會創立,是夏威夷最早用英語授課的教會學校和最早接收中國學生的學校。在意奧蘭尼學校畢業的孫中山,繼續在檀香山讀奧阿厚書院(Oahu College)預備課程,原本準備到美國升大學,但孫眉不同意他受洗入基督教,孫中山輟學回中國。
無論如何,他在哥哥支持並資助下,接受了西式教育,正如他自己說:「始見輪舟之奇,滄海之闊,自是有慕西學之心,窮天地之想。」正是有檀香山之旅,才有之後大家已知的歷史。
奧阿厚書院本身是教會子弟學校,後因傳道會撤資,由檀香山當地名流成立信託委員會接管,自此成為著名私立學校,改名普納荷學校,即是後來奧巴馬所讀那一家,乃全美排名前十的中學。歷史有一種講法,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興中會前一年,即1893年,當地美國人推翻了夏威夷女王,成立夏威夷共和國,夏威夷王國的滅亡,對當時的孫眉影響很大,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一改作風,開始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。正是因為有了孫眉的資金和人脈支持,孫中山初期革命事業才得以開展。
夏威夷恤從移民文化到街頭潮流,伴隨着時尚的改朝換代,經歷了起起伏伏,就如中國、美國,和世界所有國家、民族一樣,對自由的追求、對傳統的挑戰,與時俱進,大家都相通。
撰文 :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
欄名 : 美國透視
October 13, 2020
https://ift.tt/3104ey0
檀島舊事中美兩位領袖竟是校友- 香港經濟日報- 報章- 評論 - 香港經濟日報 - 報章
https://ift.tt/2Yiiv8e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檀島舊事中美兩位領袖竟是校友- 香港經濟日報- 報章- 評論 - 香港經濟日報 - 報章"
Post a Comment